胶柱鼓瑟的意思
励志文章 2020-10-300 lz01
胶柱鼓瑟,汉语成语。拼音是jiāo zhù gǔ sè,意思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,柱不能移动,就无法调弦。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。 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
胶柱鼓瑟:现含贬义色彩,指不能灵活变通。多用于书面语中。胶柱鼓瑟”,亦作“胶柱调瑟”。比喻拘泥成规,不知灵活变通。 拼音:jiāo zhù gǔ sè 出处:西汉 司马迁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
【成语解释】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。 【典故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” 【成语示例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这宝姐姐也忒~,矫揉造作了。
胶柱鼓瑟(【这篇文言文是啥?意思勒·····
柱: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。瑟:一种古乐器。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,柱不能移动,就无法调弦。胶柱鼓瑟 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。赵孝成王七年,秦军与赵军在长平(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)对垒,这时赵奢已死,蔺相如病重,赵将廉颇坚守营垒。
成语:胶柱鼓瑟 拼音:jiāo zhù gǔ sè 成语解释: 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,柱不能移动,就无法调弦。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