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的工作总结
篇一: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的工作总结
为了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的要求,我们广泛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,充分发挥社区优势,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:
一、有相对固定的活动时间。
每周六和周日,对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、社会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校外文体活动,着力改善社区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现状,并且充分利用学校寒暑假期、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课余时间,不断满足社区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,使未成年人爱有所表,学有所依,乐有所去,难有所帮。
二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。
动员全社会的力量,充分发挥辖区内相关单位工作人员、中小学教师、志愿者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党团员等各类人员的作用,建立一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策划、组织、帮扶、助教的辅导员队伍。
三、有因地制宜的活动阵地。
按照因地制宜,贴近实际的原则,充分利用社区办公用房、党员活动室、文化活动室、阅览室、乒乓球室等现有场所,采用综合使用的形式,开辟未成年人活动场所。
四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。
结合节日、纪念日,精心设计活动载体,建立活动项目库和创新案例,做到活动安排经常化、内容大众化、题材多样化,形成道德实践、社会体验、能力提升、志愿服务、文体娱乐、学业辅导等相结合的活动形式,创建一批集教育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、参与性为一体,又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活动品牌,使未成年人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陶冶情操、提升综合素质。
五、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。
建立台帐登记、档案保存、书刊器材使用、安全防范等各项管理制度,做到有工作计划、有活动记录、有档案资料、有规章制度。
六、具体活动内容
1.政策形势教育。根据未成年人的思想特点,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、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,帮助未成年人认清国内外形势,及时准确了解国家大事,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未成年人中入脑入心。
2.传承教育。结合新疆历史文化特点,进一步弘扬“尊重科学、发展传统文化”、“团结友爱、尊老爱幼”的传统美德,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,以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,如童谣、民间故事、卡-通等,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,同时开展民族精神教育。
3、养成教育。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,从基本的文明礼貌、礼仪、卫生习惯、集体生活方面严格要求,使社区成为对未成年人良好习惯进行养成道德教育的大课堂,通过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修养,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质,教会他们做人最基本的道理,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。
4.道德法制教育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,开展爱国主义旋律教育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、法制教育、新疆精神教育等,使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法制观念,增强法制意识,能够做到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,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同违法现象做斗争。
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,活泼孩子们课余生活为目的,使社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。
篇二: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的工作总结
为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,xx社区在乡镇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,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,以社区居民身心需要为出发点,以社区党员、群众、青少年为载体,以社区居民满意为目标,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,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拥护和称赞。下面将社区文体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:
一、建立健全工作体系,确保社区文体工作规范有序开展
为完善社区文体工作网络体系,不断提高社区文体活动居民的参与率,xx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积极探索社区文体工作新思路、新方法,把社区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纳入到社区党支部、居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。成立以社区党组织、辖区内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为一体的社区文体工作网络体系。制定文体工作计划、方案和要求,妥善解决文体工作中出现的难点、热点问题,积极探索党员在新形势下为文体工作增光添彩的新方法。通过健全组织,加强管理,切实有力地保障了社区文体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。
二、整合和优化社区资源,奠定坚实基础
社区与辖区内各物业小区、社会单位相互联动,相互优化,真正实行了资源共享,强身健体,共建和-谐,以居民满意为目标的社区文体工作资源整合。为推动社区文体活动项目,拓宽文体活动阵地,奠定了坚实的物质资源基础。同时,社区内建有市民学校,社区及辖区内各物业小区、社会单位还建有图书室以及各类宣传橱窗、宣传栏,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生活、学习以及交流环境,满足了社区不同人员的文化需求,奠定了社区文化教育工作的阵地资源。其次,充分挖掘社区内各类文体人才资源,培育组建社区文体各种活动队伍。社区干部通过深入社区,走访居民,了解掌握了社区文体人才资源,以社区党员为龙头,发动、鼓励居民群众、单位职工、离退休人员参与到社区文体队伍和活动中来。建立了社区人才资源库,成立了社区文体、钓鱼、书画等协会组织;同时还组建了社区腰鼓队、太极拳剑队、舞蹈队、川牌队、乒乓球队、健身操队、象棋队等文体活动队伍。这些队伍的建立,繁荣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,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,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、归属感,凝聚了社区民心。同时,也有力地抑制了邪教组织及民族分-裂势力的浸入。